5-9
这个点,以这样一种憋屈的姿势在床上码字其实真是不怎么爽快啊。
我一直试图在寻找一种合理的坐在床上的方式,只是至今为止都失败了。(尾椎压迫得好痛啊。。。)
今天只是有点不想睡觉而已,考试周、不断电,再加上难得的清醒。话说上一次这样肆无忌惮的正正经经说废话已经是一年前了吧?嗯,大抵是高三的时候。那时候还有小心思看点闲书,或者零碎的电影。事实上只要阅读和观影,总能有些小情绪可以写一写的。
那时候在看周云蓬吧,说来惭愧,认识周云蓬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民谣艺人,却一直没去听过他的一首歌。在看到他搞的《红色推土机》时,也只是觉得,这是一个值得微笑的人。那时我是不知道他看不见的。《红色推土机》里的民谣如此动听,不过最终我还是没有买一张回来。后来看到他的书时,只是在当当的邮购书册中,我一下子就说服了自己应该买来看。我极少买没有亲手摸过的书,这是一本。还有一些就是朋友的推介了。事实上我是很惊艳的,关于一个民谣歌手出书这件事。后来拿到书的时候,确实是很喜欢。从摸到的那一刻起。因为后来的阅读知道了周是看不到的,所以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所以他也会对书的触感特别挑剔呢。然后就沉在他的故事里了。脑中的图画永远停在几岁的时候,而后的大部分日子,都被声音与触摸充斥满。我觉得那会是一个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,我边阅读便想象。但毕竟我被限制在我的这个维度上,脑补不能。事实上,我想,虽然少了一个感官的感觉,周所感受到的世界维度确是在我的世界之上的。因为约束条件变少了,思想的自由度就变高了。
那段时间我恰巧在跟着寸月桂老师学习,准备播音主持的考试。因为听了很多赞美,所以我开始对自己就特别有信心。其实现在我也不怀疑那些赞美的真实性,只是清楚了,世界上可以赞美的东西并不稀有。或许我有一些先天优势,但感情的淡漠也是自己携带的劣势。并且比起别人的小毛病甚至还要顽固。事实上跟同一起学习的同学一比,我完全没有他们的那种气质。他们共有的,我认为是艺术生气质的东西。这让我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十分紧张,并不能融入。于是我只好想自己是大鹏,安有燕雀之志?多么可笑的自我安慰。呵呵。
终于最后在朋友的暗示下,我向寸老师提出了退出。现在想来,大抵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主动丢掉了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勇气。
开始读《伊豆的舞女》,是川端康成这样悲剧的人生炼成这样的文字,还是日本文学的风格大都这样清淡而悠远,我读得少,不得而知。唯一确定的只是自己沉醉了一段时间在其中。
凭着这一本川端康成,我才探寻了一番图书馆,继而意识到学校的图书馆竟这般不错的去处。后来读到了王小波,简桢,虽然都是浅尝辄止,也确实丰富了我思想在那一年的成长。
到了大学则完全没有这么幸运了,至少我觉得我的时间变少了。虽然吧,想都不用想有每天至少5个小时花在了人人上,可是这种零碎的时间消耗就是这样不察而无痛。和朋友家人打个电话有时候显得蛮奢侈的。这一点我觉得特别可笑啊。
还有就是不怎么读书了,我指的是文学。当大段大段的读着课本上的文字时,如此清楚,逻辑严密的毫无美感的文字填充大脑的时候,开始的厌恶会随着强迫加时间最终消散。然后只好若无其事的大段大段嚼着。如食堂的饭菜,已经不会去想好不好吃这个问题了。
我是刻意放了两本书在床头的,《罗生门》和《都柏林人》,只是我甚至没有翻动过两下。呵呵。
这几天考试周嘛。没课,没作业(其实是有的说。。。),然后忽然有了大把时间,每天看生活大爆炸剩余的时间,也可以用来在北斗网上看点文章,或者甚至如今天,还看了一部电影!《桃姐》,以前光影记忆介绍过的,然后今天顺便就看了。故事基调还是温暖的。虽然充斥了各种讽刺的小细节。然后就像在人人上发的状态一样,我被一个小情节困扰了。为什么我们对于自己的亲人,熟人付出更多的眼泪。而不是为什么值得的事情而给与。
似乎问出这个问题也不是那么合适,大抵是天经地义的。情感,需要建筑,需要维系。有联系才有情感么。